如何根据出生日期查询生辰八字:详细步骤与在线查询方法
60 2025-01-02
新华社天津4月13日电(记者王井怀、梁姊、尹思源)近年来,塔罗牌、星座、灵摆等“洋迷信”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一些人向公众号、抖音上的“大师”咨询“怎么找好工作”“如何挽回男友的心”……这些“洋迷信”的背后藏着哪些“真算计”?记者进行了调查。
找工作、找爱情,靠“大师”公众号?
“下周你的工作运势如何”“你跟ta是否缘分已尽”“2021年你会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吗”……这些事谁能回答?
疫情发生以来,辽宁某大学的大一学生李珊(化名)养成出门看星座的习惯,“根据星座运势来安排一周的学习和生活”。
近年来,以星座、塔罗牌、灵摆等为代表的“洋迷信”流行了起来。长期关注星座文化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邢婷婷说,星座先从高校论坛火起来,如今借助各大网络平台渗透到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中。
移动推广数据分析平台“七麦数据”显示,截至2020年底,苹果应用市场关于命理学的应用程序多达227款。以星座分类中下载量排名第二的“测测星座”为例,用户群体年龄在16岁至28岁之间,最为集中的是23岁。
一些年轻人还将人生大事寄托到“洋迷信”上。记者暗访一位拥有10万粉丝的“占星师”发现,近半年来,其微信朋友圈发布的90余条占卜反馈中,65条涉及求职、升学、英语四六级和感情问题,占比高达七成以上。
记者调研中发现,一些人沉迷“命理学”,甚至“自甘掏钱”。今年1月,南方一所知名大学的多名学生在淘宝上联系多家网络占卜店铺,要求对方告知“是否会提早放假”。
“疫情下学生压力大,前来占卜的就更多,特别是在就业季。”北京市一位独立“占星师”告诉记者,靠给学生算塔罗牌,每月收入可达数万元,这样的占星师在网上并不少见。
“洋迷信”藏着哪些“真算计”?
多位“占星师”介绍,星座、塔罗牌、灵摆等“洋迷信”跟村头“算卦”没有本质区别,只要结合个人信息,“再结合顾客的生活背景,套用一些行话,不需要任何成本”。披着“洋外衣”,又戴上科技光环,算命占卜在技术加持中完成“超进化”。
——借占卜卖货。在一款名为“星座乐塔罗牌占卜”小程序上,记者按照提示操作选择三张卡牌进行占卜,但出了结果后只能查看到部分无关紧要的内容。页面随后跳出提醒,想要获得完整结果,需要购买链接中的“粉晶手串”“佛牌”等,售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。记者看到,仅4月11日的成交记录便有105笔。
——借占卜引流。除了售卖产品外,许多占卜类App还诱导用户下载。记者在一个星座网站上看到一款星盘图,虽然可以免费查看“太阳星座、上升星座和月亮星座”等基本情况,但要想知道“下周运势如何”“与对象的星盘是否相配”等关键信息,必须下载指定的App。一位“占星师”介绍,“这是圈内吸引流量的常见手法”。
——借占卜骗钱。北京一位“塔罗牌师”告诉记者,用塔罗牌测算运势,不需要多复杂的流程,只需准备几套笼统的解析说辞,就能诓骗一批迷茫的年轻人。一位女性塔罗牌算命师告诉记者,她只抽空自学了几个月,就在朋友圈里开张营业了,算一次50元,“主要靠口才”。
好奇莫成迷信,奋斗才是良方
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处。面对学业、就业等压力,年轻人要选择迎接挑战,而不是退缩,更不能迷信。”东北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韩传喜说,高校学生思想活跃,对星座、塔罗牌等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正常现象,但要避免沉迷其中甚至迷信,“坚持奋斗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”。
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,“一些年轻人缺乏奋斗目标,就会在面临压力时用一些虚幻的东西来逃避压力。作为年轻人,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、民族的未来联系到一起。”
多位高校思政课老师认为,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富的教学形式中。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宇认为,高校思政教学要从课堂延展到生活中,主动关注时代,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。“创造模拟真实的现场感受,让学生自己体会唯有奋斗才有出路,这种切身经历要比填鸭式的教育有用得多”。
还有专家表示,要加大在年轻人群体中发掘树立奋斗榜样的力度,在各行各业中挖掘奋斗拼搏的典型,引导年轻人树立“无奋斗不青春”的正确人生观。